【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是什么】“千里送鹅毛”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情往来中虽礼物微薄,但心意却十分珍贵。它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,也衍生出一些相关的歇后语。
一、什么是“千里送鹅毛”?
“千里送鹅毛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寄令狐郎中》,原句是:“远书归梦两悠悠,只有空床敌素秋。阶下青苔与红树,雨中寥落月中愁。”后来被引申为一种表达友情和厚意的方式,意思是即使路途遥远,也要把最珍贵的东西送过去,哪怕是一根鹅毛,也代表了深厚的情谊。
二、“千里送鹅毛”的歇后语
在民间文化中,“千里送鹅毛”常常搭配一些有趣的歇后语,用来比喻人情味浓厚或礼轻情意重。以下是常见的几种:
歇后语 | 解释 |
千里送鹅毛——礼轻情意重 | 表示虽然礼物不贵重,但心意非常真诚。 |
千里送鹅毛——有心了 | 强调对方用心良苦,即使没有贵重礼物。 |
千里送鹅毛——难得的心意 | 指这种行为非常少见,显得格外珍贵。 |
千里送鹅毛——不怕路远 | 表示为了表达感情,不怕路途遥远。 |
千里送鹅毛——情深意长 | 形容情感深厚,不因距离而改变。 |
三、总结
“千里送鹅毛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,代表着中国人重视情义的传统。它的歇后语多用于表达对他人善意的感激和认可。这些歇后语虽然形式简单,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体现了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。
通过了解这些歇后语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“千里送鹅毛”的含义,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