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常识 >

论语学而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论语学而,蹲一个有缘人,求别让我等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12 04:46:32

论语学而】《论语·学而》是《论语》开篇第一章,也是整部《论语》中最为基础、核心的一章。它主要讲述了孔子关于学习、修身、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教导,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初步理念。本章内容虽短,但内涵丰富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
一、

《学而》篇共16章,内容围绕“学”与“行”的关系展开,强调学习的重要性,主张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个人修养,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。同时,也提倡孝顺父母、尊敬师长、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准则。

其中,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这三句话成为千古名句,体现了孔子对学习、交友和处世的态度。

二、重点表

章节 内容概要 核心思想
1 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 学习并不断复习,是一件快乐的事。
2 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 朋友远道而来,令人感到喜悦。
3 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 别人不了解自己,也不生气,是君子的表现。
4 巧言令色,鲜矣仁! 花言巧语、假装和善的人,很少有仁德。
5 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 每天反省自己是否尽忠、守信、复习所学。
6 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 治理国家应谨慎对待事务,讲信用,节约用度,爱护百姓,合理使用民力。
7 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 弟子在家要孝顺父母,在外要尊重兄长,言行谨慎,诚信待人,博爱众人,亲近有德之人。
8 事父母几谏,见志不从,又敬,不违,劳而不怨。 侍奉父母时,如果意见不同,应委婉劝告,即使不被采纳,也要恭敬而不违背,辛劳而不抱怨。
9 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 父亲在世时,看他的志向;父亲去世后,看他是否能坚持父亲的教诲。
10 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 父母健在时,不应远行,若远行,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地。
1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 君子应少说话、多做事。
12 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;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 应知道父母的年龄,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高兴,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年迈而担忧。
13 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 古人不轻易说出自己的话,是因为担心做不到。
14 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 知道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,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。
15 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,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。
16 吾与点也! 孔子赞同曾点的观点,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。

三、结语

《论语·学而》不仅是孔子教育思想的起点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理念的开端。它强调了学习、自我反省、诚信、孝道、仁爱等核心价值,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一篇章,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、完善人格,从而走向更美好的人生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