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论语述而 全文及翻】《论语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。其中“述而”篇是《论语》的第七篇,主要讲述孔子的教育思想、个人修养和处世态度。本篇内容虽不多,但蕴含深刻哲理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以下为《论语·述而》的原文及翻译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,便于理解与查阅。
一、《论语·述而》原文及翻译
篇章 | 原文 | 翻译 |
1 | 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。 | 只是阐述前人之说,不自己创作,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,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。 |
2 | 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 | 孔子说:“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,学习从不感到满足,教导别人不知疲倦,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?” |
3 | 子曰: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” | 孔子说:“不修养品德,不讲习学问,听到合乎道义的事不能去实行,有缺点不能改正,这是我所忧虑的。” |
4 | 子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 | 孔子说:“立志于道,依据于德,依从于仁,游心于六艺之中。” |
5 | 子曰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 | 孔子说:“只要是自己带着薄礼来求教的人,我从来没有不加以教导的。” |
6 | 子曰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 | 孔子说:“学生不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,我不去启发他;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的时候,我不去开导他。如果他不能从一个角落联想到其他三个角落,我就不再重复教他。” |
7 | 子谓颜渊曰: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惟我与尔有是夫!” | 孔子对颜渊说:“被任用就施行,不被任用就隐藏,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吧!” |
8 | 子曰:“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吾所好。” | 孔子说:“如果富贵是可以追求的,即使是做执鞭的差役,我也愿意去做。如果不能求得,那就按照我的喜好行事。” |
9 | 子之所慎:齐、战、疾。 | 孔子所谨慎对待的是:斋戒、战争、疾病。 |
10 | 子曰: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 | 孔子说:“吃粗粮,喝冷水,弯着胳膊当枕头,快乐也就在其中了。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富贵,对我而言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。” |
二、总结
内容要点 | 说明 |
核心思想 | 强调修身、好学、仁爱、谦逊等儒家道德观念。 |
教育理念 | 注重因材施教,提倡启发式教学,反对灌输。 |
人生态度 | 主张安贫乐道,重视内在修养,轻视外在名利。 |
治学方法 | 提倡“述而不作”,强调传承与实践相结合。 |
处世原则 | 倡导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”,注重人格完善。 |
三、结语
《论语·述而》虽然篇幅不长,但内容精炼,语言简练,体现了孔子对人生、教育、道德的深刻思考。它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,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修身养性、为人处世的智慧参考。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一篇章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、提升境界,走向更加充实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