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克己奉公的意思】“克己奉公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,原意是指克制自己的私欲,以公事为重。现在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,不计较个人得失,把集体利益、国家利益放在首位。
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对责任、奉献和自律的高度重视,是许多优秀干部、知识分子和普通劳动者所推崇的精神品质。
克己奉公的核心含义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基本含义 | 克制私欲,以公事为重 |
现代引申义 | 不计个人得失,以集体或国家利益为先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表彰有责任感、无私奉献的人 |
相关词语 | 公而忘私、舍己为人、大公无私 |
反义词 | 损公肥私、自私自利、损人利己 |
实际应用中的理解:
在现代社会,“克己奉公”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,更是一种职业操守和人生信仰。例如,在政府机关、教育系统、医疗行业等公共领域,从业者常常需要面对各种诱惑与挑战,只有具备“克己奉公”的精神,才能坚守岗位、服务人民。
此外,这种精神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比如在家庭中顾全大局、在团队中主动承担任务、在社会中遵守规则、维护公平正义等。
总结:
“克己奉公”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,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。它强调自我约束与无私奉献,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无论是在历史还是今天,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践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