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完壁归赵是什么故事】“完壁归赵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的成语,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。这个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,赵国的文臣蔺相如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,成功从秦国手中保全了赵国的国宝——和氏璧,并将其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的故事。
一、故事总结
背景:
战国时期,赵国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——和氏璧。秦王听说后,假意以十五座城池为交换,想要得到这块玉璧。
经过:
蔺相如被派往秦国,他深知秦王只是想骗取玉璧,便在秦宫中巧妙应对,让秦王无法轻易夺走玉璧。他提出先交城池,再交玉璧,但秦王并未兑现承诺。
结局:
蔺相如在关键时刻将玉璧藏起,带着它逃回赵国,成功保住了国家的珍宝,并因此受到赵王的重用。
寓意:
“完壁归赵”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,也象征着智慧、勇敢与忠诚。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| 项目 | 内容 |
| 故事出处 |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|
| 主要人物 | 蔺相如、秦王、赵王 |
| 时间背景 | 战国时期(约公元前3世纪) |
| 核心事件 | 蔺相如出使秦国,成功保全和氏璧并将其带回赵国 |
| 成语含义 | 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|
| 历史意义 | 展现了蔺相如的机智与胆识,成为后世推崇的忠臣典范 |
| 现代应用 | 多用于形容归还物品时保持其完整状态 |
三、思考与启示
“完壁归赵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。它告诉我们,在面对强权与诱惑时,坚持原则、敢于斗争是十分重要的。同时,它也强调了诚信与责任的重要性,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国家事务中,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智慧的光辉,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中对忠诚与智慧的高度赞扬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