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什么意思】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是一句出自《论语·微子》的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亲自劳动、不了解农业生产。这句话原本是孔子对一位隐士的评价,后来被广泛用来批评那些脱离实际、不务正业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
成语 | 含义 |
四体 | 指人的四肢,即手和脚,象征身体的劳动能力 |
不勤 | 不勤劳,不从事体力劳动 |
五谷 | 古代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(豆类),泛指农作物 |
不分 | 不分清,不了解,不熟悉 |
所以,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整体意思是:手脚不勤快,不从事劳动;对农业知识一无所知。
二、出处与背景
该成语出自《论语·微子》:
> “子路曰:‘愿闻子之志。’
> 子曰:‘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’
> 子路曰:‘愿闻子之志。’
> 曰:‘吾与点也。’”
而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则是孔子对隐士长沮、桀溺的评价,他们虽然有才德,但不愿参与社会事务,只顾隐居山林,因此被孔子认为是“不识时务”。
三、现代意义
在现代社会中,这句话常被用来讽刺那些不劳动、不接触现实、只懂理论或空谈理想的人。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要脚踏实地、尊重劳动。
四、总结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 |
出处 | 《论语·微子》 |
字面意思 | 手脚不勤快,不懂得农业知识 |
引申意义 | 不劳动、不务实、脱离实际 |
现代用法 | 批评脱离劳动、不务正业的人 |
哲学含义 | 强调实践与劳动的价值 |
五、结语
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不仅是对古代隐士的批评,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警醒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劳动和实践始终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只有深入生活、了解实际,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