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。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,自幼聪慧好学,少年时期便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。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,语言通俗易懂,深受广大读者喜爱。
白居易的创作生涯长达六十多年,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。他的代表作品包括《长恨歌》、《琵琶行》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。这些诗作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,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。他关注民生疾苦,同情百姓苦难,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强调文学应当反映现实生活。
在仕途方面,白居易曾担任过多个官职,如左拾遗、江州司马、杭州刺史等。他在任期间勤政爱民,致力于改善地方治理,深得百姓爱戴。然而,由于直言敢谏,他也多次遭到贬谪,但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晚年,白居易退隐洛阳,过着闲适的生活。他喜欢饮酒赋诗,与友人交往频繁,留下了许多文人雅集的佳话。他的诗风逐渐趋于平淡自然,更加注重内心的抒发和情感的表达。
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,被誉为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。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。通过研究白居易的生平和作品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卓越的文学才华,还能体会到他对社会、对人生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