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营养不良诊断标准】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不足、吸收障碍或消耗增加等原因,导致机体营养素缺乏,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的一种病理现象。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准确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。以下是关于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总结。
一、营养不良的分类
根据病因和表现形式,营养不良可分为以下几类:
| 分类 | 定义 |
| 蛋白质-能量营养不良(PEM) | 因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 |
| 单一营养素缺乏 | 如维生素A、铁、锌等单一营养素缺乏 |
| 继发性营养不良 | 由疾病、手术、药物等因素导致的营养不良 |
二、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
目前,国际上常用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包括:
1. WHO(世界卫生组织)标准
WHO提出了一套基于体重与年龄、身高/身高的比值(BMI)以及肌肉质量等指标的评估体系。
| 指标 | 诊断标准 |
| 儿童 | 体重低于同年龄、同性别儿童平均值的80% |
| 成人 | BMI < 18.5 kg/m² 为轻度营养不良;< 16.0 kg/m² 为中重度 |
| 肌肉质量 | 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(BIA)或皮褶厚度测量判断 |
2. NRS 2002(营养风险筛查2002)
该标准用于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,适用于成人。
| 评分项 | 评分标准 |
| 近期体重变化 | 3个月内体重下降 > 5% → 1分;> 10% → 2分 |
| 食欲减退 | 有食欲减退 → 1分 |
| 疾病严重程度 | 无 → 0分;轻度 → 1分;中重度 → 2分 |
| 年龄 | > 70岁 → 1分 |
| 总分 ≥ 3分:存在营养风险 |
3. SGA(主观整体评估)
SGA是一种临床评估工具,主要依赖医生对患者体征和病史的综合判断。
| 评估项目 | 分级标准 |
| 体重变化 | 正常、轻微减轻、明显减轻 |
| 饮食摄入 | 正常、减少、几乎不进食 |
| 消化道症状 | 无、轻度、严重 |
| 活动能力 | 正常、部分受限、完全卧床 |
| 肌肉消耗 | 无、轻度、明显 |
| SGA A:营养状况良好;SGA B:可能有营养不良;SGA C:存在营养不良 |
三、营养不良的辅助检查
为了更准确地诊断营养不良,通常还需要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:
| 检查项目 | 说明 |
| 血清白蛋白 | 反映蛋白质营养状况,< 35 g/L 提示营养不良 |
| 前白蛋白 | 更敏感,< 100 mg/L 提示营养不良 |
| 血红蛋白 | 评估贫血情况,间接反映营养状况 |
| 皮褶厚度 | 评估脂肪储存情况 |
| 生物阻抗分析(BIA) | 测量身体成分,判断肌肉和脂肪比例 |
四、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
| 症状 | 说明 |
| 体重下降 | 最常见症状 |
| 肌肉萎缩 | 乏力、运动能力下降 |
| 免疫力下降 | 易感染、恢复慢 |
| 皮肤干燥、脱发 | 营养素缺乏的表现 |
| 情绪低落 |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|
五、总结
营养不良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指标,包括体重、BMI、饮食史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评估。不同人群(如儿童、老年人、住院患者)应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。早期发现和干预是改善营养不良的关键。
| 诊断方法 | 适用人群 | 特点 |
| WHO标准 | 儿童、成人 | 简单易行 |
| NRS 2002 | 住院成人 | 评估营养风险 |
| SGA | 临床医生使用 | 主观评估为主 |
| 实验室检查 | 所有人群 | 辅助确诊 |
通过综合评估,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,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