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程门立雪的意思是什么】“程门立雪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尊敬师长、诚心求教的精神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,讲述了学生对老师的敬重和学习的执着。
一、成语概述
“程门立雪”出自宋代,讲述的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与游酢在雪天拜访理学大师程颐,但程颐正在休息,他们便在雪中等候,直到积雪一尺多深。这个故事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诚意,因此被后人传颂,并成为尊师重道的典范。
二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程门 | 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的家门 |
立雪 | 在雪中站立,表示等待或恭敬 |
整体意思 | 形容尊敬师长、诚心求教,甚至不畏严寒坚持等待的精神 |
三、出处与背景
- 出处:《宋史·杨时传》
- 背景:杨时与游酢曾多次拜访程颐,但程颐因病闭门谢客。一次大雪天,两人冒雪前往,程颐正在午睡,他们便在门外等候,直到积雪盈尺。
- 意义:此故事强调了求学态度的端正与对师长的尊重。
四、成语用法
- 褒义词:常用于赞扬他人的尊师精神或求学态度。
- 常见搭配:如“程门立雪,终得真知”、“程门立雪,诚心可鉴”。
五、延伸意义
“程门立雪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。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,应怀有敬畏之心,尊重师长,珍惜学习机会。
六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程门立雪 |
出处 | 《宋史·杨时传》 |
含义 | 尊敬师长、诚心求教的精神 |
背景故事 | 杨时与游酢雪中等候程颐 |
用法 | 多用于褒义,赞扬求学态度 |
文化意义 | 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|
通过“程门立雪”的故事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知识的渴望,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中对师道尊严的重视。这种精神,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