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长相思】《长相思》是古代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,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长相思·汴水流》,后世也有许多文人仿作,如纳兰性德的《长相思·山一程》等。这些作品都以“长相思”为题,表达了对远方亲人、朋友或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。
本文将对《长相思》这首古诗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内容、主题及艺术特色。
一、诗歌简介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长相思 |
作者 | 白居易(原作);纳兰性德(经典版本) |
体裁 | 词(长短句) |
创作年代 | 唐代(白居易)、清代(纳兰性德) |
主题 | 思念、离愁、深情 |
二、内容概要
白居易版《长相思》:
> 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洲古渡头,吴山点点愁。
> 思悠悠,恨悠悠,恨到归时方始休,月明人倚楼。
此词通过描绘汴水、泗水的流动,引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,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。
纳兰性德版《长相思》:
> 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关那畔行,夜深千帐灯。
> 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
此词描写戍边将士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,语言质朴,情感细腻。
三、艺术特色
特点 | 说明 |
抒情性强 | 表达深切的思念与忧愁 |
意象丰富 | 如“汴水”、“吴山”、“风雪”等自然景物渲染情绪 |
结构紧凑 | 重复句式增强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|
语言简洁 | 用词朴实,却富有感染力 |
四、总结
《长相思》作为一首经典诗词,无论是白居易还是纳兰性德的作品,都展现了古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表达。它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,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“思”这一情感的重要体现。通过学习与欣赏这些作品,我们能更好地感受到古人的深情与智慧。
结语:
《长相思》虽短,却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感寄托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这种对亲情、爱情的执着追求,始终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