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动干戈的含义】“大动干戈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双方因矛盾激化而采取激烈的对抗行为。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古代战争场景,后来被引申为在处理问题时使用极端手段或引发严重冲突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大动干戈”的含义,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解析: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大动干戈 | 比喻大规模地发动战争或激烈争斗,也比喻对小问题进行过度反应,引发严重后果 |
二、出处与演变
- 出处:最早见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大动干戈,以求其志。”
- 演变:原意指发动大规模战争,后逐渐引申为对小事处理不当,导致事态升级的行为。
三、用法与语境
使用场景 | 示例 |
表示激烈冲突 | 两人因小事争吵,最终大动干戈,甚至报警。 |
指对问题反应过度 | 老师发现学生迟到,竟然大动干戈地批评,让全班都感到不安。 |
常用于书面或口语 | 在新闻报道中,常用“大动干戈”来形容社会事件中的激烈冲突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兴师动众、大张旗鼓、兵戎相见 |
反义词 | 和平解决、息事宁人、偃旗息鼓 |
五、注意事项
- “大动干戈”多用于描述负面行为或结果,带有批评或警示意味。
- 在日常交流中,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或引起误解。
总结
“大动干戈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,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冲突行为的形象描述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矛盾时,应理性处理,避免因小失大,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