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苦心孤诣是什么意思】“苦心孤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一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思,独自钻研、坚持不懈,最终取得显著成就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用心良苦”和“独辟蹊径”的精神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
苦心孤诣 | kǔ xīn gū yì | 费尽心思,独自探索;形容人用心良苦,专心致志地追求某种目标。 | 出自《宋史·赵普传》:“普少习吏事,寡学术,及为相,太祖常劝以读书。晚年手不释卷,每归私第,阖户启箧取书,读之竟日。尝奏荐某人,帝曰:‘此人可任。’普曰:‘臣非为身计,但为国家耳。’帝嘉之。普性深沉有岸谷,虽多忌克,而能以天下为己任。其在相位,忧国如家,苦心孤诣,终成大业。” | 多用于褒义,形容人刻苦钻研、独立思考、持之以恒的精神。 |
二、词语结构分析
- 苦心:费尽心思,用心良苦。
- 孤诣:独自达到的境地或成就,指独自钻研、独自摸索出的道路。
两者结合,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:一个人在无人理解或支持的情况下,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向,付出极大努力,最终取得了成果。
三、常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学术研究 | 他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,苦心孤诣地完成了这部巨著。 |
创业发展 | 这位企业家苦心孤诣多年,终于打造出一家知名企业。 |
艺术创作 | 她苦心孤诣地打磨作品,最终获得了国际大奖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殚精竭虑、锲而不舍、孜孜不倦 |
反义词 | 得过且过、敷衍了事、半途而废 |
五、总结
“苦心孤诣”是一个充满敬意的成语,它不仅仅描述了一个人的努力程度,更突出了其在孤独中坚持、在困难中前行的精神力量。无论是学术、艺术还是事业,这种精神都是值得学习和传承的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、结构、用法和相关词汇,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,表达对他人的敬佩与自身的勉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