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铭心刻骨的词语解释是什么】“铭心刻骨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情感或记忆深刻、难以忘怀。它不仅用于描述感情上的深刻体验,也可以用来形容经历过的痛苦、教训或成就给人留下的强烈印象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,以下是对“铭心刻骨”的详细解释,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铭心刻骨 |
拼音 | míng xīn kè gǔ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:“臣闻天地之大德曰生,圣人之大宝曰位;何以守位?曰仁;何以聚人?曰义。……故能铭心刻骨,永世不刊。” |
释义 | 形容记忆或感受极为深刻,无法忘怀。多用于表达深刻的爱、恨、痛、悔等情感。 |
用法 | 常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描写内心深处的情感或经历。 |
近义词 | 刻骨铭心、难以忘怀、历历在目 |
反义词 | 淡然无味、无动于衷、置若罔闻 |
二、使用场景与例句
场景 | 例句 |
表达深切的爱 | 他为她付出的一切,让她铭心刻骨。 |
描述痛苦的经历 | 那场车祸给他留下了铭心刻骨的伤痕。 |
回忆过去的教训 | 父亲的教诲,他一直铭心刻骨。 |
表达对某人的感激 | 她的帮助,我将铭心刻骨,永生不忘。 |
三、总结
“铭心刻骨”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,强调的是内心的深刻感受。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,只要经历过足够深刻,都可能被形容为“铭心刻骨”。在日常生活中,这一成语常用于文学、演讲、写作中,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通过了解它的出处、含义、用法以及相关例句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,使其在表达中更加准确、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