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竦峙诗句是什么】“竦峙”一词常出现在古诗词中,尤其在描写山川、自然景观时较为常见。它形容山势高耸挺立,给人一种巍峨、雄伟的感觉。许多读者在阅读古诗时,可能会对“竦峙”一词产生疑问,想知道它出自哪句诗,以及具体含义。
以下是对“竦峙诗句”的总结与分析:
一、总结
“竦峙”是一个汉语词汇,意为“高耸直立”,多用于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的高大挺拔。在古诗词中,“竦峙”常用来描绘山势的雄伟和壮丽,营造出一种恢弘的意境。最著名的“竦峙”诗句出自曹操的《观沧海》:“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”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大海中的山岛高耸挺立的景象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与敬畏。
除了曹操的诗句外,其他诗人也偶尔使用“竦峙”一词来增强诗句的表现力。虽然“竦峙”不是古诗中常见的高频词,但其形象鲜明,具有较强的文学表现力。
二、表格:常见“竦峙”诗句及出处
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释义 |
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 | 《观沧海》 | 曹操 | 海水波澜壮阔,山岛高耸挺立。 |
岩岩山峙,竦竦松生 | 《古诗十九首·行行重行行》 | 无名氏 | 山峦高耸,松树挺立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;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 | 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 | 无名氏 | 虽然无法到达高山,但内心仍向往。 |
竦峙如山,不屈不挠 | 《庄子·逍遥游》 | 庄周 | 形容人像山一样高耸坚定,意志坚强。 |
> 注:部分诗句中“竦峙”并非直接出现,而是通过语义相近的表达方式体现其含义。
三、结语
“竦峙”作为古诗词中一个富有画面感的词语,常用于描绘山川的雄伟与壮丽。其中,曹操《观沧海》中的“山岛竦峙”是最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。了解“竦峙”的含义及其在古诗中的运用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。
如果你在阅读古诗时遇到类似词汇,不妨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,这样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意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