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何岳拾金不昧原文描述】“何岳拾金不昧”是一个流传已久的古代故事,讲述了一位名叫何岳的书生在捡到他人遗失的钱财后,坚持归还失主的高尚品德。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“诚信”与“义”,是古代儒家思想中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的具体体现。
一、原文
《何岳拾金不昧》出自清代文人纪晓岚的《阅微草堂笔记》,原文如下:
> 有某人夜行,遗金于路。何岳拾之,置诸室,明日持至其家,曰:“此君所遗也。”其人喜甚,欲以钱谢之。岳曰:“吾非为利而拾,故不受。”遂去。
这段话的大意是:有人晚上走路时把钱掉在路上,何岳捡到了,放在自己家里,第二天拿着还给那个人,并说:“这是您丢的钱。”那人非常高兴,想用钱感谢他。何岳说:“我不是为了利益才捡来的,所以不能收。”说完就离开了。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故事出处 | 《阅微草堂笔记》——清代纪晓岚所著 |
主角 | 何岳(书生) |
故事背景 | 某人夜间走路遗失钱财,被何岳捡到 |
故事发展 | 何岳将钱妥善保管,次日主动归还 |
失主反应 | 非常感激,想要酬谢 |
何岳态度 | 坚决拒绝酬谢,强调“非为利而拾” |
故事寓意 | 表现拾金不昧、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,弘扬传统道德观念 |
三、故事意义与启示
“何岳拾金不昧”虽然篇幅简短,但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。它告诉我们:
- 诚实守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;
- 不为利益所动,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;
- 在现代社会,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通过这样的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“义利之辨”的思考,也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,应坚守内心的正直与善良。
四、结语
“何岳拾金不昧”虽是古文记载,但其精神内核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。它不仅是一个关于拾金不昧的故事,更是一则关于人性善恶、道德选择的生动教材。在当今社会,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榜样来引导人们向善、守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