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顾频烦天下计说的是谁】“三顾频烦天下计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蜀相》一诗,全句为: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”这句诗描绘了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,为蜀汉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精神。那么,“三顾频烦天下计”具体指的是谁呢?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答案。
一、
“三顾频烦天下计”中的“三顾”指的是刘备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庐中拜访,请求他出山辅佐自己;“频烦”表示频繁、多次的意思;“天下计”则指治理国家的大计。整句诗的意思是:刘备多次诚心诚意地向诸葛亮请教治国大计,而诸葛亮也为此倾尽心血,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。
因此,“三顾频烦天下计”所指的人物是诸葛亮。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,被誉为“智绝”,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著称。他不仅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,还在刘备死后继续辅佐刘禅,直至病逝五丈原。
二、表格展示
问题 | 答案 |
“三顾频烦天下计”出自哪首诗? | 杜甫《蜀相》 |
“三顾”指的是什么? |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|
“频烦”是什么意思? | 频繁、多次 |
“天下计”指什么? | 治理国家的大计 |
“三顾频烦天下计”说的是谁? | 诸葛亮 |
诸葛亮的身份是什么? | 蜀汉丞相、政治家、军事家 |
诸葛亮的主要贡献有哪些? | 辅助刘备建立蜀汉,制定治国策略,北伐曹魏 |
三、结语
“三顾频烦天下计”不仅是对诸葛亮才华与忠诚的高度评价,也是对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一种理想化表达。它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、礼贤下士的精神,以及诸葛亮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。这段历史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,成为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、知人善任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