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锄禾日当午 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?】《锄禾日当午》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,也是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非常经典的一篇。这首诗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与同情,同时也警示人们要珍惜粮食、勤俭节约。
一、诗歌原文
> 锄禾日当午,
> 汗滴禾下土。
> 谁知盘中餐,
> 粒粒皆辛苦。
二、诗名解析
很多人在学习或背诵这首诗时,都会疑惑:“这首诗的名字到底是什么?”其实,这首诗的正式名称就是《悯农》。它出自唐代诗人李绅之手,是《悯农二首》中的第一首。
三、总结内容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悯农》 |
作者 | 李绅(唐代) |
诗句 | 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 |
体裁 | 五言绝句 |
主题 | 表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粮食的珍惜 |
教育意义 | 倡导节俭、尊重劳动成果 |
四、延伸说明
虽然“锄禾日当午”是这首诗中最广为人知的开头,但它的完整名字却是《悯农》。这体现了古代诗歌命名的一种常见方式,即以主题或情感为核心来命名,而非直接使用诗句内容。
此外,《悯农》还有第二首,
>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
> 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
两首诗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,展现了李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。
五、结语
《悯农》不仅是一首诗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它提醒我们,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,不要忘记那些默默付出的劳动者。通过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“尊重劳动、珍惜食物”的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