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末将至,新春渐近,每到这个时节,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流传千年的诗词佳作。这些古诗不仅描绘了古人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,更寄托了他们对于时光流转、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。以下是几首经典除夕古诗,让我们一同品味其中的情怀。
《元日》——王安石
爆竹声中一岁除,
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千门万户曈曈日,
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这首诗以热闹欢快的氛围开篇,用爆竹声象征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。春风带来温暖,人们饮屠苏酒驱邪祈福,“新桃换旧符”则寓意着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。整首诗简洁明快,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。
《守岁》——苏轼
欲知垂尽岁,有似赴壑蛇。
修鳞半已没,去意谁能遮?
况欲系其尾,虽勤知奈何!
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。
晨鸡且勿唱,更鼓畏添挝。
坐久灯烬落,起看北斗斜。
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新年的期待。他将一年比作一条即将滑入深渊的长蛇,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挽留。然而即便如此,全家人依然围坐在一起守岁,享受这份难得的团聚时光。这种对亲情的珍惜与重视,至今仍能引发共鸣。
《除夜雪》——陆游
北风吹雪四更初,
嘉瑞天教及岁除。
半盏屠苏犹未举,
灯前小草写桃符。
陆游笔下的除夕夜显得格外寒冷,但一场大雪却为新年增添了吉祥之意。“半盏屠苏犹未举”,说明诗人还未开始饮酒庆祝,而是坐在灯下书写桃符,准备迎接新的一年。这种静谧而虔诚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之美。
以上三首诗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人过除夕时的情感状态。无论是欢腾热烈还是沉思内敛,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家庭和睦、生活幸福的美好追求。如今,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不妨停下脚步,重温这些古老的文字,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