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庚午时是几点】在传统农历和时辰划分中,“庚午时”是一个结合了干支纪日与时辰的表达方式。很多人对“庚午时”具体对应的是几点钟感到困惑,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什么是“庚午时”?
“庚午时”中的“庚”是天干之一,代表的是农历日的干支纪日中的一个天干;“午”是地支之一,代表的是一天中的时辰。因此,“庚午时”指的是某一天的干支为“庚”的日子中,对应的“午时”。
在传统时间体系中,一天被划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。而“午时”则对应的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的时间段。
二、庚午时的具体时间
根据传统的时辰划分:
| 时辰 | 对应现代时间 |
| 子时 | 23:00 - 01:00 |
| 丑时 | 01:00 - 03:00 |
| 寅时 | 03:00 - 05:00 |
| 卯时 | 05:00 - 07:00 |
| 辰时 | 07:00 - 09:00 |
| 巳时 | 09:00 - 11:00 |
| 午时 | 11:00 - 13:00 |
| 未时 | 13:00 - 15:00 |
| 申时 | 15:00 - 17:00 |
| 酉时 | 17:00 - 19:00 |
| 戌时 | 19:00 - 21:00 |
| 亥时 | 21:00 - 23:00 |
从上表可以看出,“午时”对应的是上午11点至下午1点这段时间。因此,“庚午时”即是指当天的“午时”,也就是11点到13点之间。
三、庚午时的意义
在古代,人们常根据时辰来安排日常生活、农事活动或风水布局。例如,“午时”被认为是阳气最盛的时候,适合进行一些需要精力充沛的活动,如祭祀、出行等。
如果某天是“庚日”,那么这一天的“午时”就被称为“庚午时”。这在命理学、择吉日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四、总结
“庚午时”是农历中“庚日”所对应的“午时”,即上午11点至下午1点。这一时间段在传统时间体系中具有特殊意义,常用于命理分析、择日等场合。
| 概念 | 含义说明 |
| 庚 | 天干之一,表示农历日的干支 |
| 午时 | 传统时辰,对应现代11:00-13:00 |
| 庚午时 | 庚日的午时,即11:00-13:00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庚午时”并非指某个固定时刻,而是指某一天(庚日)的午时时间段。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传统时间体系的应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