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色厉内荏是什么意思】“色厉内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外强中干,色厉内荏。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很强硬、严厉,但内心却非常胆怯、软弱。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强硬、实则无能或害怕的人。
“色厉内荏”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外表上显得很强硬、有威严,但实际上内心非常虚弱、缺乏底气。这种人往往在面对压力或挑战时,无法真正表现出坚强的一面,反而容易暴露自己的懦弱。
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虚张声势、不敢担当、内心胆怯的人。它强调的是“表里不一”的状态,即外在表现与内在真实状态之间存在巨大反差。
成语解析表格: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色厉内荏 |
| 拼音 | sè lì nèi rěn |
| 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| 释义 | 外表强硬,内心怯懦 |
| 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|
| 近义词 | 外强中干、虚张声势、色厉内荏 |
| 反义词 | 表里如一、刚正不阿、坚毅果敢 |
| 例子 | 他虽然表面上气势汹汹,其实不过是色厉内荏罢了。 |
| 适用场景 | 批评他人虚伪、软弱、不敢面对现实的行为 |
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,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色厉内荏”的含义及其使用方式。这个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识别他人的行为模式,也能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,应做到内外一致,勇敢面对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