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弃如敝屣成语是什么意思】“弃如敝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对某物或某人非常轻视、毫不在意,甚至像扔掉破鞋一样丢弃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,得乎天子而为诸侯,得乎诸侯而为大夫。”后世引申为对不重要、无用或有害的事物毫不留恋地抛弃。
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弃如敝屣 |
拼音 | qì rú bì xǐ |
出处 | 《孟子·尽心下》(后世引申) |
字面意思 | 把它像破鞋一样抛弃 |
比喻意义 | 对事物或人的极度轻视和抛弃 |
感情色彩 | 贬义 |
使用场景 | 描述对某事或某人态度冷漠、毫无保留地放弃 |
成语用法举例
1. 他曾经的誓言,如今被他弃如敝屣。
——表示曾经重视的东西现在被完全否定。
2. 这本旧书早已弃如敝屣,没人再翻阅。
——说明这本书已经失去价值,不再被人重视。
3. 他对过去的错误从不悔改,反而弃如敝屣。
——强调对错误的态度漠然,不愿回头。
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置之不理、不屑一顾、视如粪土 |
反义词 | 珍视如宝、倍加珍惜、念念不忘 |
总结
“弃如敝屣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表达了对某些事物或人的极端轻视与抛弃态度。在日常生活中,可用于描述对无用、过时或有害之物的处理方式,也可用于表达对过往情感或经历的冷淡态度。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解其贬义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