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】一、原文
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
李清照
常记溪亭日暮,
沉醉不知归路。
兴尽晚回舟,
误入藕花深处。
争渡,争渡,
惊起一滩鸥鹭。
二、注释
词语 | 注释 |
常记 | 经常记得,时常回忆 |
溪亭 | 溪边的亭子,是游赏的地方 |
日暮 | 太阳落山的时候,傍晚 |
沉醉 | 酒喝多了,醉得厉害 |
不知归路 | 不知道回家的路 |
兴尽 | 兴致尽了,玩够了 |
晚回舟 | 晚上才回来划船 |
误入 | 错误地进入 |
藕花 | 荷花,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|
争渡 | 争着划船,快速地划 |
惊起 | 吓飞了 |
一滩鸥鹭 | 一群鸥鸟和鹭鸟 |
三、翻译
常常记得那天在溪边的亭子,太阳已经落山了,我喝得醉醺醺的,忘记了回家的路。玩到尽兴后,晚上才回来划船,却误打误撞进入了荷花深处。大家争先恐后地划船,结果惊飞了一滩的鸥鸟和鹭鸟。
四、赏析
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,全词语言简练,意境清新,充满了少女时代的天真与浪漫。
这首词描绘的是作者一次春日游玩的经历。她回忆起在溪边亭子里度过的黄昏时光,饮酒畅游,沉醉其中,直到夜幕降临才返回。途中误入荷塘深处,众人争相划船,无意间惊起了栖息的鸥鹭。整首词画面感极强,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,也有情感的流露,展现了李清照早期作品中那种轻松愉快、富有生活气息的特点。
此词虽短,但结构紧凑,节奏明快,通过“沉醉”、“误入”、“争渡”等动词的运用,使整个场景生动活泼,充满动感。同时,“惊起一滩鸥鹭”一句,以自然界的反应来衬托人物的情绪变化,含蓄而富有余韵。
五、总结
内容 | 简要说明 |
作者 | 李清照(宋代著名女词人) |
体裁 | 《如梦令》词牌名 |
内容 | 回忆一次春日游玩的经历 |
主题 | 少女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|
风格 | 清新自然,语言简练 |
情感 | 表达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与留恋 |
艺术特色 | 画面感强,节奏明快,情景交融 |
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李清照卓越的艺术才华,也反映了她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,是宋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