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怡然自得是什麼意思】“怡然自得”是一個常見的中文成語,用來形容人處於一種心情愉快、滿足、無憂無慮的狀態。這個詞語多用來描述人在閒適環境中,或者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所表現出的安詳與滿足感。
一、總結文字
“怡然自得”出自《後漢書·王符傳》:“夫士之居世,則有不求而自得者矣;若其不求而自得,則其志也。”後來演變為現在的常用語。它強調的是內心的平靜與滿足,並非外在條件的富裕,而是內心的自在與快樂。
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,表示一個人對當前的生活或狀態感到滿意,沒有過多的煩惱或追求。這種情緒常常出現在放鬆、享受生活、與親友相處或從事愛好時。
二、表格總結
項目 | 內容 |
成語名稱 | 怡然自得 |
簡體字 | 怡然自得 |
繁體字 | 慢然自得(注:此為簡化字版本) |
語源 | 出自《後漢書·王符傳》 |
字面意思 | 心情愉快、自得其樂 |
實際含義 | 表示內心滿足、安詳、無憂無慮 |
常見使用場景 | 放鬆時、與朋友相處時、從事喜愛活動時 |
同義詞 | 自得其樂、悠然自得、心滿意足 |
反義詞 | 忧心忡忡、愁眉苦臉、鬱郁寡歡 |
使用建議 | 多用於描述內心狀態,不宜用於正式場合過度誇張 |
三、結語
“怡然自得”不僅是一種情緒表達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,學會欣賞當下、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滿足,是非常重要的。它提醒我們,真正的快樂不一定來自外在的成就,而是來自內心的安寧與自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