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浩海阑干百丈冰中的瀚海是指】一、
唐代诗人岑参的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中,有一句千古名句: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而另一句“浩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”,则描绘了边塞苦寒的壮阔景象。其中,“浩海阑干百丈冰”中的“瀚海”是一个具有地理和文学双重含义的词语。
在古诗文中,“瀚海”通常指广阔的沙漠或大漠,而非字面意义上的海洋。这一用法源于古代对西北边疆地区的地理认知。在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中,“瀚海”指的是当时边塞地区的大片沙海,象征着荒凉、寒冷与遥远。
因此,“浩海阑干百丈冰”中的“瀚海”并非指真正的海洋,而是指广袤的沙漠或戈壁,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环境的深刻感受。
二、表格对比
词语 | 含义 | 在诗句中的意思 | 文学意义 | 常见用法 |
瀚海 | 广阔的沙漠或大漠 | 指边塞地区的广阔沙海 | 象征荒凉、遥远、艰苦 | 古代边塞诗中常见 |
浩海 | 广大的海域 | 字面意思为巨大的海洋 | 多用于描写海洋景观 | 一般用于沿海或航海题材 |
阑干 | 栏杆、纵横交错的样子 | 形容冰层厚且交错 | 描绘冰冻的景象 | 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观 |
百丈冰 | 百丈高的冰层 | 形容极厚的冰层 | 强调边塞的严寒 | 用于表现恶劣环境 |
三、结语
“浩海阑干百丈冰”中的“瀚海”并非字面意义的海洋,而是指边塞地区的广袤沙漠,是诗人用来表达边地苦寒与苍茫景色的重要意象。理解这一词语的真正含义,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意境与情感。